不知从何时开始,对于很多用户而言,美团代表的即时零售不再只是应急之下的考量,而是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消费习惯。美团闪购负责人肖昆在 2021 年提到,未来五年,美团闪购的目标,是要在即时零售市场拿下 4000 亿元。
为什么美团身上的“零售”标签越来越深入人心呢?美团将公司战略升级为“零售+科技”,并总结提出了“即时零售”的概念。 2022 年二季度财报,即时零售的核心业务美团闪购已经达到日均 430 万单,并且从“创新业务”划入核心本地商业业务。 2022 年 10 月,运营已两年多的美团优选,干脆将品牌定位升级为“明日达超市”,突出了美团的零售属性。
从本地生活平台到零售公司
美团是怎么从一个本地生活平台进化到零售公司的呢?
如今社会上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,那就是靠订“外卖”养活自己,这已经成为很多 90 后、 00 后的常态。除了一日三餐之外,奶茶咖啡,还有生鲜果蔬、鱼肉蛋奶等商超产品,近来,鲜花、手机数码、医药器械、化妆品、宠物产品等的占比也越来越多,可以说外卖已经可以买“一切”。且这种订单的配送效率极 高, 30 分钟到 1 小时内就可以送到,消费者即需即买、即买即用。
2022 世界杯决赛期间,疫情加上天冷,很多外卖平台迎来订单高峰。这些订单里不仅有晚餐夜宵、啤酒烤串,还有瓜子花生、卤味零食、洗发水、沐浴露,甚至是尿不湿,“外卖送万物”成为现实后,像点外卖那样来购物,正在变成一种常态。
这种种类覆盖更多的“外卖”就是即时零售,它能将线上与线下本地实体融合,且增速很快。
美团零售业务核心
不妨认为即时零售是即时配送日趋成熟的产物。智能手机的普及、LBS技术的发展,在 2015 年前后带动了即时配送市场,典型标志就是美团外卖的流行,后来又延伸到同城快递。
美团在外卖市场的地位稳固后,一度以扩张著称。但仔细观察,美团近年来的创新业务方向依然有逻辑可循:除了战略布局出行(打车、单车)外,重点还是以外卖即时配送网络为依托,向生鲜食杂、日用品、酒水饮料、数码3C等品类自然延伸,满足不同场景下消费者对更多品类的即时性购买需求。
经过三四年探索,叠加疫情环境下的市场催化,美团的零售业务格局已基本清晰:一是由美团闪购、美团买菜为代表的即时零售,二是美团优选为代表的“明日达超市”。前者核心阵地在高线城市,依托美团自配网络“ 30 分钟即时达”,后者则主攻下沉市场,通过覆盖城乡的物流体系和自提点网络提供“次日达”服务。
理解美团的零售业务,核心是两个关键词:本地和即时。
美团即时配送网络的深度和广度,保证在 30 分钟内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,是其他平台难以匹敌的优势。特别是生鲜食杂产品,要么对鲜度、温度要求高,要么是克重大、货值低,或者是应急性需求,美团的即时配送都有优势。在下沉市场,美团借助了这两年发展的自提点网络,在终端实现了“次日达”,同样具有领先优势。
因此,美团做零售,从即时配送到即时零售,可以说是水到渠成。
美团的零售基因
零售企业的思维和基因,不同于电商平台。作为科技零售公司,美团并不遵循互联网“流量至上”思维,遵从的是零售业的效率第 一的基本规律,打造的是一家全品类、全时段服务用户的零售企业。
即时零售时代的美团,激发了骨子里的零售基因,不能再用简单的互联网视角审视,美团的零售价值需要重估。
需要认识到的是,第 一,即时零售是零售,不是电商。美团做即时零售,不也是电商逻辑,而是零售逻辑。第二,即时零售是比传统电商更大的市场。第三,即时零售是“美团”的主场。
美团之所在即时零售市场脱颖而出,本质是美团的基因、服务场景创新与即时零售美好契合。
以“即时+本地”切入零售市场,类似的是7- 11 便利店为代表的日本零售业。7- 11 便利店就是在人口密度高、老龄化较高的社区经济中,通过便利店布点和轻松宅急送等服务满足了消费者及时、紧急的需求。
美团扎根于本地生活服务,“即时+本地”服务体验领先,科技能力也赋能和放大了美团的这种优势。因此,即时零售从一开始就是美团在主场作战。美团闪购的做法,也正是对回归零售本质的呼应。
|